![]() |
![]() |
■建设商业街“欲速则不达”,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,虽能建成,不能形成
■一条商业街应该像一首交响乐,时而高亢激昂,时而低回婉转
■一定要让游客“慢”下来,慢慢玩、慢慢逛,这样才能带来人气和经济效益
■有个性才能有品牌,才能留住“人气”和“财气”
9月28日,南禅寺·清名桥街区摘得“中国著名商业街”牌匾,这是无锡第一条“国字号”著名商业街。加上去年被评为“中国特色商业街”的湖滨路商业街,无锡的商业街区在全国的知名度正日益提升,逐渐成为展现城市魅力、引领消费文化、繁荣城市商业的重要舞台。根据今年出炉的无锡市商业特色街发展规划,到2015年底,全市要拥有商业特色街区50个以上,建成400万平方米的特色街区经营面积,形成约2000亿元的年销售收入。
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商业街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一些困惑,比如商业元素和文化资源如何有机结合?商业街是该追求高端品牌,还是成为大众消费地?“老字号”在街区中如何生存发展?……如何破解这些难题,值得业界思考。
逛街,购物还是旅游?
商业街向“景区化”发展,探索“商旅文”联动模式
逛街,到底是购物还是旅游?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要求的不断提高,解答这个问题对商业街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。业内人士表示,如今单纯的休闲商业街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,城市商业街进入到了全面升级时代。采访中发现,目前不少商业街开始向“景区化”发展,将旅游景区与商业街两者的功能进行融合提升,这是商业街未来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。
悠悠千年运河为主轴,清名桥、南禅寺为中心,构成了南禅寺·清名桥街区。据了解,整个街区占地总地面积63公顷,拥有各类商家5000多户,年营业额逾50亿元。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盛赞其“历史有根、文化有脉、商业有魂、品牌有名、经营有道”,可谓“5个有”炼就一条“名街”。
然而调查中发现,南禅寺景区以往吸引的多是外地游客和中低层消费者,而对更国际化、更有消费力的消费层却吸引力不够。如何将人流量转换成销售量?街区积极探索“商旅文”联动发展之路,目前街区正在“冲”4A 级景区,对软硬件全面提档升级,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管理和提升改造商业街,预计年内将创成“4A”。
到南禅寺、南长街逛逛转转,成为国庆期间不少锡城市民的度假节目,因为这里“吃喝游购娱”应有尽有。依托江南名刹南禅寺,目前街区形成了“三纵一横”特色街及民俗特色旅游商圈,拥有黄金珠宝一条街、茶文化一条街等多个专业市场。作为清名桥街区的核心部分,南长街则打造时尚休闲产业集聚地,这里跳跃着咖啡厅、西餐厅、特色书吧、画廊等时尚元素。
“建设商业街‘欲速则不达’,没有一定的历史积淀,虽能建成,不能形成,得不到消费者和商家的认可,只能有街无市。”韩健徽说,具有悠久商脉文化传承的南禅寺·清名桥街,建设和发展“景区化”商业街区可谓得天独厚。这里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,街区内历史遗迹丰富多彩,古河古桥、古寺古塔、古街古坊、古窑古庙等交相错落、相互辉映、蔚为大观。依托这些历史文化元素,街区打造出古窑博物馆等一个个旅游新景点,开展古运河“水上游”项目,从商贸购物拓展到旅游休闲产业。
“一条商业街应该像一首交响乐,时而高亢激昂,时而低回婉转。”韩健徽建议,南禅寺·清名桥街区应该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节点,做到商业有“卖点”,旅游有“热点”,文化有“亮点”,进一步形成“商旅文”产业间的融合和互动,达到综合效益的倍增。
高消费的天堂,还是百姓的天地?
完善人性化配套,让游客的脚步“慢下来”
无锡“血拼”地NO.1是哪里?得到的回答肯定是“中山路”。据有关部门预测,黄金周期间,中山路商业街的人流量将达100万人次。
70多年沧桑变化,中山路实现了从一条河,到现代化商业街区的华丽转变。中山路商业街全长2145米,聚集了商贸、金融、休闲、娱乐、餐饮等1000多家企业,37500多名从业人员。它是锡城首条年营业额超100亿的“黄金街”。
中山路的黄金效应首先得益于“地利”,位于锡城商圈的核心区域,交通四通八达,人流量密集。它涵盖了无锡高品质的商业元素———无锡销售规模最大、影响力最强的首家上市商业零售企业大东方股份有限公司(商业大厦);江苏省成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商厦无锡八佰伴;原本只青睐一线城市的LV、Gucci 等国际一线品牌;三凤桥、王兴记等风雨百年的本土“老字号”总部……“商业街最突出的特点应该是,可以想象得到的商店,几乎都可以在这条街道上找到;可以想象到的商品,几乎都可以在这里的商店里找到。”中山路商业街管理服务中心倪守芹说。
很多年来,中山路一直是锡城市民的最佳购物地,逢年过节采购货品的第一选择。然而,随着高端品牌的纷纷入驻,中山路开始陷于“应该是高消费的天堂,还是百姓的天地”的纠结中。“好贵啊!”、“中山路的东西买不起。”在这样的感叹中,普通大众逐渐“转战”其他消费地。
如何吸引更多普通市民前来消费?业内人士建议,要让游客的脚步“慢下来”,让商业街不仅仅局限于购物。“在国外尤其是欧洲,咖啡屋开到街边,喝咖啡的人可以坐着观光,而他们本身又成了街区一景。”市民王女士久居国外,逛过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、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等世界著名商业街,她认为,商业街一定要让游客“慢”下来,慢慢玩、慢慢逛,这样才能带来人气和经济效益。“慢”下来就需要更多配套的设施,来延长顾客消费时间。”顾客逛累了,要有地方休息,休息的地方不仅要多而且要舒适,符合人性化服务的理念,街道上有足够大的空间,花坛、喷泉、雕塑、坐椅,优雅的环境使人赏心悦目。”
真正高档的旅游是带有人文情怀的。浓郁的文化元素绝对能使街的商业氛围如虎添翼。有识之士建议,中山路的打造也应该注重商业与人文相结合。像王府井、前门大街、西单商业街等历史老街,保留了很多以前传统古朴的元素,在前门大街路面上可以看到醒目的鸟笼、拨浪鼓样式路灯、酷似拴马石的垃圾桶,以及仿故宫铜器文物的花盆等,使得整条大街看起来京味十足。而中山路上单一的行道树,不仅影响商业街的整体形象和商家的门头店招设置,也无特色和亮点。另外,中山路沿路缺少有特色的景观小品,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和创新设计,打造出符合中山路气质的人文元素。
商业街面孔“千篇一律”?
有个性才有品牌,“老字号”是重要元素
“逛来逛去都差不多,没啥逛头。”这是不少市民逛商业街后的感想。如何改变商业街“千篇一律”的面孔?韩健徽给出“药方”:“上天入地”、“大小通吃”和“三名战略”。他表示,所谓“上天入地”就是要立体化发展,既要高楼也要挖掘地下资源;“大小”则指的是“大中小”规模的商店,“街无大店不稳,无小店不活”,大店、中店、小店缺一不可;打造“名街、名店、名品”,要让商业街品牌化。
位于无锡南片的湖滨路商业街,既没有中山路优越的地理位置,也没有南长街历史街区深厚的文化底蕴,如何才能脱颖而出?它定位精准:美食休闲新天地。目前沿街商业门店达到1200余家,日人流量近5万人次,已成为无锡知名度高、人气度旺的旅游休闲餐饮特色街。去年街区被评为“中国特色商业街”,成为我市个性商业街的范例。
打造“个性街区”是目前我市商业街提档升级的重要路径。“有个性才能有品牌,才能留住人气和财气。”据商务部门人士介绍,目前我市商业街特色已初现,特色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已占全市总额的四成,成为拉动消费和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。这之中,专业性与综合性比例为4:6,如中山路、青石路等成为集餐饮、休闲、娱乐、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,人民西路是以梦之岛、百脑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特色街;大成巷(小区网 论坛)步行街则是无锡首个创意市集;锡沪路是建材一条街等。
令人关注的是,在特色街区建设过程中,强化“老字号”文化元素提炼是重要内容。我市将根据产业特色定位,合理确定业态组合,有效进行功能分区,逐步引进发展急需的龙头型企业的同时,结合历史文化街区修复整合锡城“老字号”,崇安寺、小娄巷(小区网 论坛)等地集中建设“老字号”特色商铺,使“老字号”重焕生机。到2015年,累计振兴“老字号”品牌将达15个。
![]() |
![]() |